06月7日, 2015 2,476次
更多课程访问:http://shanyanshijue.zcool.com.cn
这期教程是我5月份做的一次公开课,通过我自己几年来对设计的领悟和心得,针对如何学习 设计做了一个总结,但是由于自己的原因上课当天没有录上视频,非常的遗憾;本来第二天想发 文字版教程,但是又觉得这期教程还是用语言表达更直观一些,所以一直没有发表,今天终于抽 开时间补录了一份,最近声音状态也不是很好,但是也坚持吧啦了1个多小时;我可以非常负责任 的讲,这期教程是我做这几年培训以来最想跟大家表达的一期教程,真的希望对处于设计迷茫期 和瓶颈期的朋友有所帮助。
文字版会对我上边视频中漏说的部分做一些补充,结合着看可能会更好理解。
在我从事线下教育这几年,遇到了很多咨询问题的朋友,而问题最多也是围绕着帮忙看看作 品如何,怎么提高自己的水平,遇到瓶颈如何突破,感觉工作学不到东西,天天很累等等,说白 了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设计师本身对自己没有做好准确的定位,包括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自己到 底适合做什么,到底该如何去做和如何去让自己正确的去提高等等。
李涛老师是我个人非常敬重的讲师,也应该是很多早期设计师的领路人,曾经提到过的设计 师的三个阶段是我沿用至今给学生讲解的重要内容,我在老师宏观定义的基础上做了更细致的分 化,希望没有对老师的初衷有所误读。
设计技术型一会使用各种工具的设计者,通常理论知识 与审美能力不足;设计设计型一一能够合理结合使用各种工具,拥有良好的设计技巧和理念,拥 有自己作图的独立风格和能力;设计创作型一不需要太过复杂的技巧,通过简单的排版即可创 造美感,拥有极好的综合能力与创作能力。
招聘信息为例
一般非设计人员常用的形式就是白子黑字……白子……白纸黑字……;技术 型设计师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有各种样式,描边,抠图,画笔,渐变等等技巧,但是都是孤立存 在的,美观上也没有太多的考究,懂工具,但是不会结合工具;设计型设计师的作品有很好的版 式结构,懂的大小对比,颜色对比,也有一定的审美跟排版形式,但是缺少亮点,无法让人记忆深刻。
图片型创作可以通过图片直观的表达与文案的注释加强带入感,让人快速记住;文案性创作 通过语言的传播性与反复性快速让人记住某段话,某个字,从而达到洗脑效果;实物型创作最强 大的地方在于他的可触性,感官是人类最好的记忆点。
国内外设计一直是很多人拿来比较的东西,其实没有必要纠结于此,国情占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每年有大批艺术生冲击设计市场,新鲜血液充足,但是也导致良莠不济,大部分设计师还是 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毕竟逛论坛的设计师比起我们的大基数还是极少部分,整个环境没有达到 很好的带动,而且中国设计型阶段的设计师大部分都不愿意做作品的交流也导致很多技术型设计 师没有一个很好的过渡标准,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创作型的作品,从而有很多揠苗助长的观点, 明明只是技术型,非要做创作型的东西,怎么可能实现呢。
其实我是想较呼吁国内更多的设计型设计师多发表作品,多做交流与分享,从而能更好的带动整个设计行业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大众的审美观点,虽然这可能是我的一厢情愿,但我相信总 会有那么一天的到来。
我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国内大部分非设计者对设计的价格还是以技术型为主导,但其 实真正的价格主导应该是设计型,比如一个电商首页,即便算上地区差异,按照设计师一个月赚3000元,5天完成来计算,最低也要在600左右才算合理,但是现在200, 300的首页有的是,关键问题一个是小公司乱要价。
而另一个也是整体国内的审美环境没有达到更高的高度,老百姓觉得你 的东西不值那个钱,比200贵,不做了!!设计型设计师大量的作品交流不能说短时间改变当下的 国内审美环境,但是日积月累达到一定的量总会对审美产生冲击,尤其是主导未来的年轻人,从 小看的图片更加多样化会是对审美最大的帮助,也是对设计师本身最大的帮助。
处于技术型初期的设计师大部分是刚入行的朋友和没有系统学习过软件的朋友,通过读书也 好,网上搜索教程也好,先把上边的基本工具搞清楚是脱离这个阶段的最好的方法。
当然由于早 年有学生问我这个阶段要读哪些书,我特意在新华书店蹲了几个下午,我得出的结论很简单,没 有必要太过纠结买哪一本,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哪一本帮助都是一样的,基础类书籍基本都是千篇一律。
技术型中期
技术型中期是一个很微妙且很有趣的阶段,由于对工具已经熟练掌握,所以会开始做一些图 片,但这个阶段好多图片都是“创作”出来的,还会用到好多奇怪的效果,但是自己很满意,觉 得很漂亮,我回想多年前自己刚做出一些图片的时候那个兴奋劲儿,觉得自己用PS作图无敌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见过国内有很多设计师做了好几年设计也停留在这个阶段,而且还很自傲~ 前几次我都想问哪来的勇气!后来我发现了,其实他们是由于审美没有得到提高,对自己的东西 判断不出来好坏,而很多想突破这个阶段而虚心问我问题的朋友也是有这种疑问,你让我多看多 做,到底该看啥样的图?
做啥样的图,其实你根本不用纠结于此,只要是大部分设计师推荐的网 站里的图片,任何一张在这个阶段都对你有帮助,等你看过了一万张图,审美自然会提上去一些 了。至于做,先动手再说,不要觉得这个图好烂,那个图好容易就不做,你尝试之后在决断。这 个阶段想要快速突破,做好对齐居中也是很关键的,至少让自己的东西看着不会太乱。
技术型后期
技术型后期应该是严格来讲一个设计师遇到第一个瓶颈的阶段,发现自己不会“创作”图片 了,好多东西做不出来了,其实也就是你的技巧有了,但是理念跟不上,方法跟不上,从这个阶 段开始大部分设计师才明白设计不只是需要操作,而且更需要思考。
突破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思考的东西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就是要制作的图片的主题,如果 能够合理提炼出正确的主题,并根据提炼的元素去判断制作图片时需要搜集的素材我们就能尽快 突破这个阶段。我们平时可以多做些主题提炼的练习,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打开淘宝随便一个 产品,想象为它做一个海报,然后找关键词。还不懂?
好吧,我举个例子,这是我当前写到这个 部分随便打开淘宝找到的一行字【春夏时尚商务休闲男士正装西服】春夏,商务,男士,正装都 是关键词,我们通过【春夏】判断时效为季度性所以可以做以产品图为重点的海报,并且可以提 炼出素材颜色可以绿色和白色,【时尚商务休闲】可以得到素材尽量简洁大方,【男士】可以决 定字体选择刚硬粗狂,颜色冷色为主。
【正装西服】可以得到素材尽量板正,暗色系。最后整合 制作为了体现商务休闲应用白色背景,文案整合男士和西服做黑色无衬线粗体,春夏提炼出绿色 可以作为装饰作为点缀。最后通过合理的排版就可以完成整体的制作了。
这里有个问题我必须要 很严肃的提出,很多人喜欢自己去造字,变型字,我觉得你在这个阶段还是老老实实用默认的字 体就好,没有必要自己去制作字体,那个是以后达到了一定水平跟审美再去精研的东西,而不是 现在这个时候,学习设计一定要告诉自己不要跨界。
当你踏入设计型开始每一个阶段都会经过漫长的过程,设计型初期最大的问题是由于该阶段 是从技术型后期规范化制作图片过渡而来,导致作图比较死板,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差异练习, 做你平时不敢做的或不太擅长的东西,冲出规范化的束缚,也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风格。
我个人 度过这个阶段是在差异练习基础上,再通过定义目标的练习去突破的;给自己定义一个目标,这 个周或者这个月我只看跟调色相关的图片,教程或者视频,然后大量去看与练,但是只看调色, 不看其他;等调色看懂了再看文字制作等等,这个阶段的朋友内心里是都急切希望自己快速提高 的,我很理解,我也经历过那种忐忑感觉自己比不过身边的人,有压力,想速成,但是一口注定 不能吃成胖子,我们一定要一部分一部分去攻克,而不是一下都混合。
设计型中期
设计型中期是设计师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第二个比较大的瓶颈,问题也是跟第一次技术型后期 遇到的瓶颈一样开始否定自己的作品,觉得作不出东西或者作出的东西很难看,其实也是一件好 事,表示你已经有了很高的审美。
所以对自己能做出的东西有了否定的依据,这一阶段也是确立 自己风格的阶段,这个时候的风格一旦形成将会一直跟随到创作型阶段(创作型基本是可以任意 拿捏各种风格的,当然也有自己比较喜欢的倾向,但是要知道大部分设计师达到创作型那是需要 很长的时间的积累,甚至也有人一辈子也达不到,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实事求是,而你如果不 幸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有一手自己习惯和摺长的风格也将弥补这个遗憾)。
所以一定要做好针对 性练习,针对同一文案或主题尝试做出多种风格形式,从而找到自己喜欢和自己习惯的风格,来 决定自己的风格倾向,不要忽视这个问题,它很关键,你一旦发现自己喜欢做暗色基调的东西, 但是从事的确是童装行业那么最好是换个男装或奢侈品行业,这会对你的素材积累,作图心情, 手法都有很大的影响,毕竟你的风格跟这个行业是对口的。
设计型后期
如果你经历了前面的种种磨难并开始认可自己的作品,恭喜你,这表示你的审美和技术都达 到的一个不错的高度,迈向了设计型后期,设计型后期过渡到创作型最大的阻碍就是阅历,我曾 经跟一个朋友争论过关于阅历的问题,他的观点是最好做设计师之前就游遍大山大水,看过不同 的城市、人文、事故,这样再开始接触设计会有更大的帮助,其实我也同意这些。
如果设计师培 养之前都有这种阅历那么无疑是很棒的,但是中国有几个设计师有条件在开始做设计之前先去闯 荡呢,即便我身边的很多设计师到现在也没出过本市本省,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所以我认为, 出去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可以在你小有积累小有成就以后,在没有生活压力之后也许可以更放开 自己去融入这个世界;
一个良好的团队是一个设计师成长路上最好的财富,如果你拥有一个志同道合,并且相处融 洽的团体,请用你的一切珍惜它,它真的很珍贵。
创作型设计师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东西,我只希望达到这个阶段的朋友可以为国内的设计多做 出一些贡献和努力,让整体的环境变的更好。
这期的教程文字比较多,对于耐着性子看完的各位,我只能说多谢支持,如果对处在某个迷 茫期的朋友有一丝突破困境上的帮助我就觉得非常欣慰了。对我的观点及定义有异议的朋友也不 要紧,毕竟这个只是我个人在自己这几年设计和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总结,仅仅代表我个人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