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14日, 2020 1,145次
其它优秀文章推荐:
形式感通过综合运用联想、构图、风格、颜色等因素作用于用户对画面的第一感受,对画面的氛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形式感是什么?
形式感通过综合运用联想、构图、风格、颜色等因素作用于用户对画面的第一感受,那么它该如何定义,又有什么作用呢?
有形式感的画面氛围画面的氛围
触发思维底层的联想,是最直接的情感的表达方式,氛围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形式感特征。通过对几种设计常用的氛围的描述,让帮助大家了解氛围和形式感设计的关系。
构图中常用的形式感
构图本身是形式感的外在表现形式,当一种独特的构图形式在画面中特别突出,它就具备一种形式感。我们为大家罗列了10种常用的有强烈形式感构图形式,给大家参考。
前言
增强设计的形式感可以增强画面的氛围,使人印象深刻。
形式感是一种抽象的视觉特征,这其中既有情绪表达(就是作品最终需要传达的氛围),也牵扯到实现它的方法和策略。在这里我们从情绪表达和构图两方面和大家分享下有关设计感创意的方法。
01
形式感是什么
形式感,是指设计的外在形式所呈现的视觉特征,包括引发联想、美感的相关因素,如情绪、空间、构图、风格、均衡关系、颜色、字体运用等等。设计中的偏抽象的形式结构对视觉有特别的感受的感受。让人过目不忘的设计作品都有着强烈的“形式感”,可以有强化想要传递的情感和观点调动用户情绪和深化认知的作用。
02
有形式感的画面氛围
仪式感
艺术的起源即宗教仪式,仪式感给人以最原始的情感共鸣仪式可以是严肃威严的,也可以是狂欢式的,可以是一人的,也可以是多人的,他们的共同点是有一个明确的视觉中心和对称的场景形态比如设计中常常用到的舞台感设计,对称场景设计,空场景,巨型广告牌等等,都是利用了视觉上的仪式感,来给人强烈的吸引力
抽象化
远古时代人类就拥有抽象化、几何化事物的能力,史前璧画和化象形文字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是因为人类大脑在处理信息时倾向于通过忽略细节,留下最核心的,方便记忆的图像来记忆。识别事物时也会在大脑中搜寻熟悉的形状去对照。实验证明,当人看到物体的轮廓时,要比看到真实物体时大脑皮层的活动更加活跃品牌传播中的g也是符号化的具体应用。有时候,符号化也是一般仪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运营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以图形为主体的设计,比如用Logo作为基础形延展画面,常见的如天猫的品牌活动;如果不使用品牌相关的图图形,规则的几何图形,或者常见的事物轮廓也是用类似的作用。
崇高
崇高是美学里重要的话题,人类潜意识里对崇高的事物拥有向往和尊敬。
崇高感可以通过构图和氛围来营造,比如仰视构图,中心对称构图,仪式感有时候也是属于崇高的范畴。
喜剧&悲剧
喜剧和悲剧同样是容易调动人类情感的表达。喜剧,自然然而,传达喜悦开心的氛围可以使人心情愉悦,乐于接受。比如设计中经常使用的夸张的喜剧人物造型作为主体,或者传达喜庆节日氛围的活动,都是利用“喜”对人们心情的正向影响吸引用户。悲同样可以很好的触动用户,比较常见的是流行的丧文化,打造一些喜剧效果。比如单身节使用孤独男人和单身狗为主要形象,使用户产生情感共鸣。
03
构图中的形式感
空间的使用
无论是现实中还是设计中,空间感都可以很好的控制人们的情绪。狭窄杂乱昏暗的房间让人压抑,广阔的球场,干净的海滩让人舒畅。设计中,不管是城市空间、一个房间,还是一张桌面的空间,都可以是承载内容的载体,只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合理的选择适合的场景场景的表现可以是三维的、2.5D,或者二维的,这都是承载画面内容的风格,也需要根据设计的内容合理的选择。
正向的空间表现:
- 有开放的空间感
- 有合理的间距
- 合理的留白
- 井井有条地安排页面上的元素
- 合理的对比,节奏和平衡
负向的空间联想:
- 紧凑的空间
- 杂乱的空间
- 阅读困难的排版
- 不合理的大小对比
- 杂乱的重叠/重复的元素
a、三维空间&二维空间的选择三维空间优点:
冲击力强,元素的质感表达有更充分的空间,氛围较好二维空间优点:大脑以二维形式接收信息,因此二维图形对比三维图形来说,会更容易识别和理解。
b、视角(地平线)
仰视:宏伟、重要、开朗、充满期望的平视:客观理性的俯视:贴近日常,平易近人,渺小的、压抑的人对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想象倾向于想象其微俯视的角度,比较适合表达日常生活的小情趣小情感。使用俯视视角更容易获得亲切感。
C、周边视觉(环境)
人类对环境的认知主要依靠周边视觉,科学研究中发现,人类被遮挡中央视觉区域的时候,依然可以通过有限的周边视觉来识别整个场景。人类对中央视觉的区域的反应时间是140-190毫秒,但对周边区域的反应时间仅为80毫米,虽然周边视觉无法像大脑传递准确的的图像,但是却可以准确感知场景氛围。所以画面主体外的周边区域的场景氛围很重要,真实可信的场景可以有帮助用户迅速理解画面表达的场景,感知画面氛围。
d、留白
设计中留白通常能营造出更加积极、吸引人的氛围,而关闭或紧凑的空间让人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
设计中的留白通常会视觉一个喘息的机会。空间决定了页面上元素的流动方式,告诉人们视觉点在哪,阅读点在哪以及信息中的重点在哪。好的空间感会让你的设计更贴近受众,反之会让受众如入云雾设计师通常使用空间感来营造整个作品的氛围。简单的空间安排能把字体和颜色统一起来从而创造出种正向的氛围,相反,过于繁复的空间安排会让作品充斥一种负能量。
点线面的使用
设计是以平面的方式存在于平面上,平面是我们看到的世界的镜像,从直观的视觉角度来说,这个镜像是由点性线性面性的物体组成的。点线面是一个画面点骨架,一副完美骨架的才能长岀一个完美身材的人。一个完美的构图,3个元素缺一不可。
点线面再画面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点可以用来打造画面气氛的,也可以作为信息排版中的标注。
线最常用的地方是对画面中的视觉信息进行方向引导,也是造型的重要手段面主要用作画面背景的打造,信息分割。
点线面的构成对画面的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点线面搭配不同的颜色、颜色深浅,可以使他们各自改变视觉上的轻重。
解构&重构
解构&重构是设计的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哲学理论,它源于一种对传统的批判,发展成是一种超越和突破原本设计边界的“情绪”,这正设计的重点是将原本熟悉的事物以种不常见的,突破性的,让人惊叹的方式表达出来。
例如将常见的事物拆解并重新定义,或者用不同的事物进行混搭。
对比
强烈的对比可以获得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并能让用户快速的理解画面内容。因为对比本身即有明确的视觉引导过程,如果是大小对比,用户一般会先注意到大的物体,再注意小的物体。如果是內容对比,一般通过一般视觉流的顺序。往往这种手法会伴随着大面积的留白,使对比感觉更加强烈。
越是于是简单明确的对比越能快速传递信息,但简单并不意味着画面缺少细节和亮点。
画中画
画中画本质上是一种空间的分割,它包括用几何图形,如ogo、基础形,几何图形作为分割主体,也可以使用真实的物体。
画中画让用户迅速获得两层信息,前景外框所表达的信息,和框内元素所表达的信息。
在运营活动中,有时候这种构图会伴随着破形的元素使用,用来链接内外两个空间,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感受。
破形
破形,包含画中画中使用的破形手法,但画面的分割方式是更多元的,破形不局限于由内而外,也可以由左到右,由上而下,也就是说,破形手法可以适应更多的画面空间的分割方式
几何化构图
人对熟悉的事物外形具有亲切感,这里最基础的图形就是简单的几何图形,例如三角形,棱形,圆形,梯形等等,也包换稍微复杂点的几何图形。
不同的形状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三角形给人以稳定感,圆形传递温和的感觉。
风格化
风格化就是使用一种统一的质感、颜色、纹理、处理方式来重构画面中原有的元素,在画面获得极度统一的同时,对元素加持风格特征本身传递的情感。
空间缠绕
元素的空间缠绕可以让画面有特殊的戏剧性视觉感受,相互缠绕的物体有着特殊的关系,这有助于理解画面内容。另外,缠绕也是一种视觉引导,往往会把用户视觉从一个焦点移到另一个焦点上。
动势
运动能是静态的画面简单模拟视频的动态感受。运动的物体能很好的调动用户情绪。对人物来说,运动是肢体语言表达的延续;对物品来说,动态起到视觉引导作用,也能很好的烘托氛围,动态使静态和画面获得生命力。
动态元素往往和静态物体配合使用,通过对比增强运动感。
动态的表达可以用动态模糊,肢体动作,也可以通过画面的不稳定感来表达,比如画面的倾斜,重量的认知会使画面元素有向下滚落势能。
选择情感载体
将可以充分表达情感的物作为画面的载体或框架,这里的物既可以是核心元素,也可以是背景氛围。
个合适的情感载体可以准确轻松的传达信息和营造氛围,例如春节的活动选择古代中国风的长安街场景,可以传递欢乐节日的氛围;中秋节选择月饼作为舞台,让用户直观的了解到活动主题和氛围。
作者链接:https://www.zcool.com.cn/u/16313970